查看: 3289|回复: 0

【团队培训】读《社交红利》有感-上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9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大概谈谈对于新媒体的感想吧。
新媒体,是近些年来才涌现出来的,在这其中,社交网络成了广大年轻一辈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是最近一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年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使得在这方面的宣传推广的覆盖面越来越广。那么,如何在这方面为团队发展提供推动力,公益团队如何应用这方面的资源呢?如何在这股新媒体的潮流下,做公益?我对此稍有感悟,与大家分享。
首先,需要认识到,整个新媒体也是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社交网络也是在不停地变革与创新。从较早时期很活跃的微博,乃至于更早的博客,到现在的微信,还有以学生群体为主的人人,以及一直在身边的QQ,都有着不少的变化。对比三四年前,新浪的微博一枝独秀,而如今,腾讯的微信活跃万分,可以说,微博和微信是社交网络近些年在国内最为重要的两个新产品,但是,他们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的,而且有的变化甚至是跳跃式的,所以,关注社交网络自身的变化,自身的特点,这是我们在应用新媒体,应用社交网络时需要关注的,不能一成不变,也需要应势而动。
第二点,不同的新媒体,差异性很大,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微信,其实个人的朋友圈和公众的宣传号,又有很大的不同,个人的朋友圈的特点在于私密性,我的个人的观点是不应该把工作作为其定位的点,而应该更多的是自己生活的展示,不是简简单单的说发个链接、发个活动的折扣这么简单,会给人带来反感;那么,公益如何介入呢?其实,不用特意,只需要有人认同公益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将自己参与的公益,以自己的视角展现在朋友圈,就是一种宣传,一种推广。对于公众号,微信研发方腾讯的定位,并没有把这个作为一个商业平台来推出,虽然,现在很多很多的都是商业的信息,但是,这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是需要担忧的。相反,这反而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公益推广的平台,因为她可以很好的与朋友圈的私密性相结合,可以更容易被朋友-朋友这种模式推广。再说说微博,她的特点在于广播式,扩散性,所以,定位上,更加注重宣传,可以是一些活动的分享,故事的分享,还可以是活动的推广等等,也可以作为一些正式告要的发布渠道,当然,不可避免的,也会和其他的一些相重,这个也无碍。
公益,如何更好的与新媒体结合?
个人感觉,需要注重两点,一个是基于内容的耐读性,主要针对的是用户体验,另一个是互动,及时的信息反馈。内容的耐读性,主要体现在需要传播的是有意义,值得去读,并且读后能够有所感悟的东西,这个对于整个的管理发布者有很高的要求,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哲学家那么富有深度的蕴含,亦或摄影师那震撼人心的美图,但是我们应该有我们的特点。原创性,不应该简简单单的就转发其他社交网络上的内容,同时,内容的编辑与格式也是需要注意的,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点,就丢失了原本的光芒。此外,用户的互动性,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网络她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我们需要高效,需要及时的互动,这个对于管理人员,也是一个挺大的挑战。
另外的一个方面,公益是可以与新媒体的平台方合作的,而且往往会产生巨大的成果。因为平台方本身对于这个平台的影响力是相当巨大的。
还有一个点,就是作为作为公益方的社交管理维护人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由于目前公益的特点,固定性的缺乏,以及管理人员的主观因素,对于整个公益团队在应用社交新媒体的时候,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困难。何解之?唯有一套比较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及配套的执行,多人的共同协作。
社交、新媒体的大流,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如何在这之中寻得“红利”?看清流向,定位准确,合理管理,真真切切。
以上是个人关于社交与公益的感想,与大家分享。


上海麦田 小玻璃
2014.01.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4-12-3 00:58 , Processed in 0.0730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