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32|回复: 5

“京麦九周年---说出你的故事活动”第十三篇 热情过后,责任依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6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雁儿 于 2016-5-17 22:51 编辑

        初识北麦
     沿于北麦组织的“文心学社”中小学生作文比赛,当我在论坛上看到关于比赛的帖子,就跟帖试着问,我们可以组织当地发放过“一人一本”图书的学校参加吗?立即得到大雁儿的肯定回复。就这样慢慢和大雁儿熟了,通过“北麦九周年---说出你的故事”了解了北麦的过去,有些和传说中的不一样,通过他们的文字,也认识了一个个麦友,虽未谋面,却似相识已久。一次与大雁儿聊到这个活动时问她自己可否也在这个版块涂鸦一下,又是欢迎的手语。于是,这个周末挤出时间在家码文字、兑现承诺。
结识麦田
对志愿者的认识,刚开始是通过国内外媒体的报道,一直感觉离自己很远,直到2008年那场大地震,看到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奔赴灾区,24小时不停的新闻报道,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场面让我对志愿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麦田计划-----山那边的孩子”图片展,那个手持麦旗奔跑在麦田的LOGO留在了我脑海里,只是那时的自己像个陀螺,工作、家庭、孩子忙得无法分身,看图展时的初心很快被日复一日的忙碌冲淡了。直至有一天,孩子上大学了,我自己也换了时间相对宽松的工作,终于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这时又想到了那个图片展中看过的麦田,上网搜麦田计划,找到论坛并注册了,读麦友们的帖子,被一个个故事感动着,再后来,通过论坛找到当地的分社QQ群,当时部分麦友组织每周二晚上徒步,喜欢运动的我每周二早早吃过晚饭,赶到徒步集合点,参加1-2小时的徒步,在徒步中与老麦友们聊天,逐渐地了解麦田。
第一次走访
人生的第一次往往都会留下难忘的印象,我首次山区走访活动是2014年8月参加忻城北更乡资助孩子的回访。我生长在60-70年代的成都郊区(随着城市的变迁现在早已变成成都高新区了),对农村生活并不陌生,但忻城北更的贫瘠却是我始料未及的。资助孩子的家大多是村里最破旧的,有的勉强用些竹篱笆围着,难挡风雨,黑黑的灶头、锅里装的多半是玉米面糊糊,刚开始我以为是用来喂牲畜的,听老麦说那就是他们日常主食,我真不敢相信。家也是残缺的,我所在的小组回访了4个孩子,其中3个孩子都是常年跟着爷爷奶奶或叔伯生活,有3个孩子的母亲都因无法忍受贫苦生活而一去不返。两天的走访活动,当晚住在学校,我因事先不知住宿情况,未带睡具;走访一天,出了一身汗,当时正值生理期,不便洗冷水澡。晚饭后正在发愁时,村里一位姓李的老阿姨主动来问有没有想去她家住宿的,我当即答应了。她带我去她家的路上,一见如故般拉着我的手,向我介绍家里的情况:大儿子几年前肝癌去世,大儿媳与孙女在南宁打工,小儿子一年前也因肝癌去世,儿媳回了娘家,留下6岁的小孙女跟着他们两老生活。漆黑的夜晚,听着李阿姨的讲述家里的遭遇,我心里有些害怕,有点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李阿姨是如此的信任我,我如果这时提出不住了,必然会伤她的心。认得她家后,我向她说明先回教室去录完资料再回她家睡。等到我11点过再来时,她已帮我烧好洗澡水。我洗漱完毕,继续陪李阿姨说话,她向我倾诉生活的不幸遭遇,讲到伤心处,不时落泪,我能深切感受她的痛苦,陪着她落泪,但我此时能做的只能是做个耐心的倾听者,一时找一些合适的话来安慰她。第二天早上,发现家里有个94岁的老奶奶,李阿姨介绍说是她母亲,跟着他们一起生活。看到屋里一角有一堆用兰花布缝制裹着的大号玻璃罐子,上面有手工制作的盘扣,像是旗袍的领子,好精致,李阿姨介绍说是蒙老师帮她联系的县土特产公司的包装活,每个2元钱,可以挣得一些钱来贴补家用。临走,我将身上带的多余的钱留给了李阿姨,算是我借住的一点心意(活动总结时,提到此事才知道这违反了麦田的规定,我自己当即做了自我检讨,大家也谅解我的无心之过)。李阿姨坚持送我她家里的干玉米粒,为了宽她的心,我留下一小半带上,从此,与忻城北更结下了不解之缘,忻城的玉米头也成了我每次必卖的土产。这次走访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山区虽贫,但人是很纯朴的,每每我们向遇到的村民打听资助孩子的家时,无论老少,都会主动给我们带路;当地人对我们的橙色麦服也是熟悉的,每遇我们的车辆在路上抛锚时,也会主动上来帮忙推车。通过这次走访,更加认同麦田的理念,认准了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掉进坑里,进五人组
承蒙麦友们的信任,第一次山区走访就让我掌管那次活动的经费。平时大大咧咧的我这里一点也不敢马虎,签名收钱时特意空出钱包用来装活动款,活动两天每一笔收支都记得清清楚楚,活动结束当天散队时结算,退回多余的钱,竟然分豪不差。回来后第三天将活动财务数据整理放上论坛,个个赞我神速,其实这是个人习惯而已,我做事喜欢干脆利落,“今日事,今日毕”决定的事能今天做的决不拖延。不想这也就给自己挖了一个深坑。接下来,分社财务宁静致远找到我,要我帮他分担分社装备的采卖,我想自己也经常在淘宝上购物,代买装备,举手之劳而已,便爽快答应了。接下来的日子,我变成了装备推销员,分社大大小小的活动场面,都会有我背着一大包装备在那恭候新老麦友们,不时自嘲自己是个摆地摊的主。也经常在群里广告装备的最新情况、接受订单,汇总订货后联系发货,约好麦友取货,那时,城市免费绿色自行车是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晚饭后,骑行于大街小巷 ,既可锻炼身体,又给麦友们送装备,也因此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新老麦友。对各类麦服尺码熟悉后,即使未见过面的麦友。只要将身高、体重报给我,我推荐的尺码都八九不离十,不时自己开玩笑,如果我失业,就去卖服装。三个月后,原分社财务见我已完全胜任装备工作,再次软磨硬泡地将财务工作也转给我,经过分社公开选举,接任他的工作并进入柳州分社5人小组,从此,真的是掉进自己挖的坑里,爬不起来了。
结缘“一人一本”
2014年10月的一天,浏览论坛时发现了“一人一本”图书项目,当时项目已试点成功,正处推广阶段。爱书的我一向认为书籍是孩子们成长中最不可或缺的东西,当即在分社群里转发了论坛上的消息,并向大家提出自已想负责该项目的打算,得到新老志愿者的支持。主动找到YY课堂学习项目,随即按项目的要求联系学校,提交项目申请资料。图书到了,自己开车去物流园取货并送去学校,没有男同胞陪同,看似柔弱的我们照样可以扛得起沉重的包裹,个个都像女汉子,自己也觉得自己好棒哦。定好日子,发贴筹备图书发放活动,面对孩子们拿到图书时的一张张笑脸,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是值得的。发放后收集资料做反馈,写贴发帖常常是忙到半夜,打破了自己早睡的习惯,工作上都没有如此卖力,好像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原本换工作,就是因为身体原因,想清闲一些,哪知现在的自己比以前还忙,只能说这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累并快乐着。
到目前为止,柳州分社已为城市周边农民工子弟校培智小学、鸡喇小学,和贫因山区融水良寨乡培洞小学、培柳教学点,忻城北更中心校等5个学校申请图书2608本。也正是因为有了“一人一本”这个平台,让我认识了麦田计划其它分社的麦友并快乐地与他们一同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其中,北京麦田“文心学社”为孩子们搭建了作文比赛的舞台,让我们的孩子有了表达、展露的机会,从孩子们的写作里,分享他们读书后的感想、感恩。每个月的作文组织工作真的不容易,不仅要说服学校老师去发动学生,还要帮忙将参赛作文打字录入电脑,评选参赛作文,短时间高强度的活,只能挤睡眠时间了。尽管这是个苦差事,但能陪伴孩子们成长,也还是乐此不疲的继续前行。
热情过后,责任依旧
记得有一次和麦友们聊对公益的看法,大家都说要快乐公益,否则,这自掏腰包又贴时间的活动,谁愿参加?进入麦田两年,经历蜜月期、争执期、冷静期的各种各样纷纷扰扰,最初的热情渐渐淡去,但责任依旧。不断有新的麦友进来,也有麦友不再露面,更有熟悉的面孔去了又来。
快到知天命的年龄才结识麦田,已经是相识太晚,我珍惜这份缘,珍惜公益路上曾经或继续并肩同行的伙伴们,有你有我,有那份共同的回忆。直至有一天走不动了,我们可以在麦田的养老院里喝喝茶,聊一聊那山、那水、那些麦苗们。



发表于 2016-5-16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雁儿 于 2016-5-16 14:33 编辑

好感动,谢谢蓉儿,码了这么多的文字。



今日事,今日毕,赞,我也是这样的习惯。利利落落的。好习惯要一直保持着哈。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儿 发表于 2016-5-16 14:23
好感动,谢谢蓉儿,码了这么多的文字。

谢谢雁儿鼓励,加油!!!
发表于 2016-5-18 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莫 麦田养老院啥时候办好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铜铃 发表于 2016-5-18 05:17
老莫 麦田养老院啥时候办好

同样关注、期盼着
发表于 2016-5-19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铜铃 发表于 2016-5-18 05:17
老莫 麦田养老院啥时候办好

老莫大忽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5-1-18 15:54 , Processed in 0.0636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