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人才的成功吸纳需要:找到合适的人、合适的技能、 在合适的时间 做合适的工作
通常想成为志愿者大约有几种吧:一种是自我实现.一种是尊重需要,一种是社交需要,一种是安全需要.一种是生理需要.
留住志愿者是志愿者管理很重要的一步,让志愿者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和作用是留住志愿者的重要方式认可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不断的肯定志愿者对组织贡献的价值,通过它可以让每个志愿者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我个人观点能够成功地吸引.留住志愿者原因.其实可以去采访那些当年积极投身于麦田志愿者就知道了.我个人总结了几点:信念,兴趣为导向.开放,参与和民主.平等和尊重.自下而上的.还有一个友好的,开放的.令人愉快的氛围.
水瓶,好久不见!我非常认同你的观点,希望人事部的同仁们能够反思!
人事部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留住、深造人才上,为努力建成一个轻松、快乐、温暖的家园!
支持大家继续讨论,不过说实在的俺对这些不懂.
[em04]
只是能够尽到自己的一点力就好.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离开,只要在一天坚持一天就好!
麦田作为一个虚拟组织,管理上一定存在漏洞或者是不严谨的地方,天长日久,组织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就受到空前的挑战,而且我虽是一个小麦苗,但是已经感觉到组织的良莠不齐,文化没统一起来。不言而喻的行为叫文化,必须规范的行为是制度。世上能够区别高下的唯有制度。麦田人很多在赁感觉做事,我们更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开辟专用的培训园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拓展能力。
组织的使命始于社会之需求,止于社会之满足。我们如何创造有价值的需求,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社会的需求太大了。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让有限的资助力量发挥最大的效益。救急不救穷,授之经渔而不是鱼。给钱不如给成功的思想给积极的观念。如果我们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来给他们上课、交流,带去更多的资讯,有了思想基础再施救,应该是事半功倍。
发展是硬道理,麦田如何发展?向何处发展?什么能支撑麦田的发展?值得大家思考。做大了,如何做强?不要让英雄流泪,创业英雄们的初衷是无比高尚的,我们如何发扬光大,任重而道远!
且分下回分解。
人才?专业?挖掘?
一个没有任何约束、完全松散的民间组织,能够凝聚起来,做出一点事情,最初是源自一份感动,一种激情,或者只是为打发周末找几个人热闹一下而已,顺便帮助别人,多数人还没有把他当作理想、信念或追求。当最初的感动与激情渐渐淡化后,还有多少人持续关注?
做志愿者,不是靠形式上的光环去吸引他们,而是靠内在的理想、信念去驱驶他们。
我们有这个理想与信念吗?在理想与信念建立之前我们还有坚持多久?
麦田成员都挺伟大的,这种伟大能支撑多久?是考验团队的组织者能否提供一个让麦客既发光发热的平台,又能提供补充能量的机会,保证麦客有更大的能力去做好这件事,甚至是当成事业来做。如果不行,如何能薪火相传?
大家搞联谊可以增加亲情,网上聊聊也能促进友情,如何保证我一直能保持这种热情和经力(经济实力)来坚守。
我们不能只要求付出却无法给予。这对麦客不公平(虽然他们并没有想过要索取或得到什么),我们不能不去想。企业组织能胆生命力也是因为有公平公正合理的薪酬制度。
团队之所以叫团队不是就这样叫叫的,而是双方都要付出时间、精力甚至生命。互相扶持互相牵引,共享光明与喜悦。
(只要我们还在做有意义的思考就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得到希望的结果。)
精彩!学了不少!
推荐大家看看福建简单助学的老虎的帖子,个人感觉非常的棒!互助互进,快乐公益!
http://www.sunmen.net/bbs2/dispbbs.asp?boardid=8&replyid=24117&id=20&page=1&sk
看到了大家的发言,很有感触,做为麦田里的新人,对麦田也不是非常的了解,对于麦田人才的吸引、培养、凝聚与发展 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麦田这个大家庭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去发现与发掘这些人才的人;的确,莫凡的设计和理念吸引大多数的人开始关注麦田,并随之加入到麦田,但是怎么样呢,时间久了,当当初的那份激情,那份信念慢慢流失掉后,这些人也就不在那么关注麦田了,只是偶尔的过来看看,要想留住人才,必须有一个好的文化,好的理念,好的氛围,好的环境!!!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麦田计划 ( 粤ICP备12076381号-3 )
GMT+8, 2025-2-19 02:47 , Processed in 0.0769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