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山区教师,撑起大山脊梁 ——牵手大山脊梁,2010年暑期来宁培训交流活动之南京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站策划书
一、前言: 在大山深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大山孩子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不在国家编制之内,他们也不被法律所认可。几年前,他们被勒令清退,但到了今天,他们依然存在,因为他们不可代替。过去他们叫做“代课老师”,现在他们被称呼为“临聘老师”,其实他们就是一群山区老师,同时他们也是一群农民,而在我心中,他们是真正的大山脊梁。 -----------莫凡 二、活动时间: 2010年7月5日----2010年7月9日 三、活动地点: 南京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 四、参加人员: 麦小教师 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麦友 南京本地小学教师 五、活动背景 2009年6月“中国•麦田计划”为庆祝组织成立四周年,同时为援建的安徽金寨县山区两所小学(麦田第12、13小学)举行落成仪式,策划了麦田四周年安徽金寨走访活动。南京麦田的一些志愿者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并结对援建了麦田第13小学图书室,为山里的孩子们无偿送去若干儿童书籍和文具。通过四周年活动的近距离接触,南麦的志愿者们亲身了解了大别山区的一些教育现状,感受颇深。虽说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多样,人们接收新鲜事物的速度大为提高,但地域性的阻断因素终究还是带来某些隔阂,导致了不同地区间信息获取能力的不对称,这一点在中西部偏远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在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方式的普及上。 亲身对比了南京中小学与金寨县麦田小学的教育环境事实性差异后,南京麦田的志愿者大胆提出了利用假期时间邀请山区(以小学老师为主)老师来南京开展教学交流活动的设想,尝试依托南京得天独厚的高校教育资源和人文环境,将现代中小学教育中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教学方式介绍给来自山区的老师们,借此为弥补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通过山区老师介绍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长久以来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让城市里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多一份了解异域同行们工作环境和心得的机会。 由此,在向麦田计划总部提出举办交流活动的设想后,在诸多人士的帮助策划下,第一届南京麦田与麦田小学老师交流活动于2009年8月中旬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顺利举办。 麦田计划五周年之际,我们想继续将现代中小学教育中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教学方式介绍给来自全国的麦小老师们。因此麦田计划南京联络点提出本次活动方案,并联系了南京市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老师为前来南京的麦小老师做一次培训活动。 六、组织单位: 主办:中国麦田计划·南京联络点 协办:南京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 媒体支持: 七、活动联系人: 麦田计划·南京麦田志愿者 南京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联络人 九、前期准备: 1.联系培训学校 (南京市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 2. 向总部提出申请。 3. 培训费用 周年画册 三折页 ,横幅制作费用预算。 4. 联系全国13所麦田小学有空来参与培训的老师。 5. 确定来宁参与培训老师名单。 6. 预定学校附近宾馆、和订餐。 7. 由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安排培训教室和培训课程。 进修学校聂校长建议:培训课程以3天为宜,每半天一次课程,每次课程可分为三到四节,每节课时约45分钟。参加的麦小老师最好是小学班主任或是教授语文课的,这样便于进修学校组织相应老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课。 注:具体课程内容得在麦田志愿者统计好前来参加活动的麦小老师负责的教学科目情况,及希望能与进修学校老师交流哪些方面内容后才能最终确定。 8. 活动报名 确认活动麦友(至少需2位志愿者全程陪同) 9. 联系赞助费用。 10. 联系媒体宣传。 本次活动属于志愿性质,但对于进修学校参与培训的老师来说也属于工作经历的一部分,故需要南京麦田帮忙提供本次交流活动的教师培训证明,如南京本地新闻媒体针对本次交流活动的新闻稿件等。
十、活动流程(暂定): 1、2010-7-5上午,举行欢迎会。所有接受培训老师抵达南京,由麦田计划南京联络点负责接待,举行一个小型欢迎会。 2、2010-7-5至2010-7-8培训。由南京市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老师为麦小老师举行培训,每半天一个主题,共三天半。 3、2010-7-9 全天,组织麦小老师南京一日游,参观南京著名景点或书店。 4、2010-7-9 培训结束送别山区老师 答谢协办单位 5、活动总结。 十一、活动注意事项: 参加活动的麦友有麦服、徽章的请按规定穿戴,保持麦田形象,行为举止要大方得体。 活动后做活动总结,大家交流心得,探究此次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哪些不足,促进麦田的发展与进步。 麦田计划南京站 2010年6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8 15:02:06编辑过] |